香远益清36
以下是江苏省盐城市的综合介绍,结合历史沿革、地理资源、经济发展、文化特色及生态优势,最新数据:
一、城市概览
- 定位: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(1.7万平方公里),东临黄海,海岸线长582公里(占全省56%),拥有全省75%的滩涂资源。
- 人口:常住人口668.97万,城镇化率65.43%。
- 历史地位:全国唯一以盐命名的城市,西汉建盐渎县(前119年),东晋更名盐城(411年),因“环城皆盐场”得名,海盐文化积淀深厚。
- 荣誉:国际湿地城市、国家生态园林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。
二、历史沿革
1. 文明起源
- 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活动(青墩遗址等)。
- 战国时期“煮海为盐”,汉武帝设盐渎县,奠定盐业重镇基础。
2. 近现代转型
- 红色圣地:1941年新四军重建军部,刘少奇、陈毅在此领导抗日,被誉为“西有延安,东有盐城”。
- 区划变迁:1983年撤地设市,现辖3区(亭湖、盐都、大丰)5县(建湖、射阳等)1市(东台)。
三、生态与资源
1. 湿地之都
- 湿地占全域40%,拥有丹顶鹤、麋鹿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全球60%野生丹顶鹤在此越冬),入选世界重要湿地名录。
- 首创湿地生态补偿机制,累计投入14亿元修复生态。
2. 自然资源
- 滩涂:近期可开发面积1300平方公里,年均向海延伸10平方公里。
- 能源:探明油气储量2000亿立方米,黄海储油盆地规模全国第二。
- 农业:江苏最大农产区,粮食产量连续10年超700万吨(2024年719.6万吨)。
四、经济产业
1. 综合实力
- 2024年GDP达7779.2亿元(增长5.5%),三产结构为10.9:38.7:50.4。
-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15元(增长5.5%)。
2. 产业亮点
- 工业转型:汽车制造(产值增46.8%)、新能源(新能源汽车产量增5.9倍)拉动增长,高新技术产业占比51.4%。
- 外贸突破:进出口总额1653.5亿元(增13.8%),进口增速39.3%。
- 农业升级:高效农业492万亩,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,东台鱼汤面等特产享誉国际。
五、文化特色
1. 非遗传承
- 淮剧发源地:代表剧目《秦香莲》等融合江淮民间音乐。
- 技艺:东台发绣、建湖杂技(“中国杂技之乡”)入选非遗。
2. 文旅地标
- 5A级景区:中华麋鹿园(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种群)、荷兰花海(3000万株郁金香)。
- 红色记忆:新四军纪念馆、抗大五分校旧址。
盐城核心景点速览
名称 特色 区域
中华麋鹿园 全球最大野生麋鹿栖息地 大丰区
丹顶鹤湿地旅游区 全球60%野生丹顶鹤越冬地 射阳县
荷兰花海 中国最大郁金香花海,欧式风情 大丰区
大纵湖 芦荡迷宫、水上运动 盐都区
六、交通与区位
- 立体枢纽:
- 空港海港:南洋国际机场(通航首尔、香港等),大丰港(国家一类口岸,直航台湾)。
- 陆路网络:盐通高铁、盐徐高速贯通,融入长三角2小时经济圈。
- 战略地位:江苏沿海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交汇点,“北上海经济区”成员。
总结:江海交汇的生态典范
盐城以 “海盐文脉”铸魂、以 “湿地绿肺”立本、以 “产业革新”突围:
- 历史纵深:2100年盐业史诗,从盐渎煮海到新四军红色堡垒,叠印“盐垦-抗战-生态”三重基因;
- 生态哲学:从滩涂淤涨到“国际湿地城市”,麋鹿腾跃、鹤舞晴空诠释人与自然共生典范;
- 经济跃迁:新能源与智造业强势崛起,农业“压舱石”稳守粮安,外贸增速领跑苏北。正如其市花牡丹——枯枝开花,这座无山的平原之城,正以 “向海图强”之志 书写绿色现代化新篇章。


